·
社会公德----爱护公物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加强全体公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公德教育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内容。
社会公德就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者一个群体,在历史长河中,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积淀下来的道德准则,文化观念和思想传统。社会公德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约束着我们的行为。社会公德的内容包括: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这五个方面的内容。今天我主要讲一讲社会公德中“爱护公物”这一内容,
下面我向大家介绍几个典型案例:
案例一:
深夜,龙梅冻醒了,睁眼一看,羊群和妹妹都不见了。她一路走一路大喊玉荣,走了两三里,才找到玉荣和羊群。
第二天拂晓,龙梅发现玉荣一只毡靴丢了,光着的左脚插在雪里。姐姐刚要脱下自己的毡靴给妹妹,妹妹却颤抖着催促姐姐快去赶羊。龙梅已冻僵了,她挣扎着向火车站走去。火车站扳道员王福臣看见了,赶忙把她带进扳道房,用雪替她搓揉冻僵的两只小手。龙梅断断续续吐出几个字来:“我的妹妹,在石坡下……”铁路职工们发现小玉荣时,她的下半身己被大雪盖住了。姐妹俩就这样同风雪搏斗了一天一夜,走出了七十多里地。三百八十四只羊仅冻死三只。她们是把国家当成了是自己的家,为保护国家公共财物而奋不顾身。
后来经过各方支援抢救和医疗人员的悉心护理,龙梅、玉荣恢复了健康。
案例二:
《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纷纷报道向秀丽的感人事迹。当时的中央首长和省、市领导林伯渠、董必武、陈毅等为向秀丽写诗题词。林伯渠在诗中写道:“磊落光明向秀丽,扶危定倾争毫厘;一身正比泰山重,风格如斯世所师。”
案例三:
在一个闹市的马路边,一个水渠的盖子掉进了水沟里,虽然马路上车来人往,但无人停下来去盖好这个盖子,这时一个衣衫褴褛的流浪汉却主动地走上前去,使劲把掉进水沟的盖子拉出来,然后再把盖子端端正正地盖在原来的位置上,最后还用脚使劲地把翘起来的一边踩平了才安心地离开。从这个小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个人具不具有社会公德,和他的学历是没有关系的,而是在于他有没有一颗公德心。
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爱护公物有时需要我们挺身,有时却只是举手之劳,但并非人人能做,长久地爱护公物更非易事。但一旦养成习惯,成为你的素质,就不是什么难事了。让我们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用心爱护公共场所的一草一木,使自己拥有一颗爱护公物的社会公德心,成为一个真正的爱护公物的文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