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首页 > 学科教研 > 语文教研组

 

抓日新月异引学生深入理解
2005-12-22  作者(来源): 饶颐

《日新月异的电视机》是一篇清新活泼、富有情趣的科普文章,主要介绍几种新型电视机的特点,说明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之快。

一开始就提出“日新月异是什么意思”来锁定学习的目标。再由听写“可在这短短的几十年里,电视机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从平面到立体,从用手开关到遥控……真可以说是日新月异!”这一段话导入新课。然后结合这一段话,请学生再琢磨一下“日新月异”这种变化有什么特点。这是我教学这篇课文提的第一个问题,也掀起了一个学习高潮。学生们争先恐后地说:越变越快、越变越好、越变越方便、月便越神奇……应该说,学生通过听写、研读,对“日新月异”的正面理解是很准确很到位,在这大约10分的研读过程中,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个性化地把握“日新月异”的变化特点,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得到了一次纵深的立向发展。

第二版块我引导学生用比较的方法研读3至7段。请学生默读课文,从课文介绍的几种新型电视机中找出自己最喜欢的一个“买下来”,并说说喜欢的理由。这一信息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有的说喜欢轻巧灵便的微型电视机,有的喜欢方便听话的声控电视机,有的喜欢有声、有色、还有味的全息电视机……真是一问激起千层浪。这个研读的过程,是学生对“日新月异的电视机”的最直接、最具体、最主动的感知,而且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了科技的发展给自己生活带来的方便与快乐。过去我在教学这一内容时,总爱问学生课文介绍了哪几种电视机呀?它们各有什么特点呀?两相对比,很明显,我们过去的语文教学是在引导学生寻找答案,尤其是科普文章,简直就是灌输科普知识,师生都感到枯燥乏味。这一次,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现”,就没有了“各种电视机有什么特点?”的乏味问答,学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语文学习是一种探索,一种发现,一种快乐,是一种享受。

第三版块,我指出,这篇文章已经写了好几年了,书上介绍的几种电视机已不是什么新货了。我给学生介绍最新的网络电视、超薄电视、数字化电视等新产品,让学生进一步感受电视机日新月异的变化。为了进一步拓展学生写作视角,我又说到:如今的手机日新月异,国内外的各家手机生产商,数十个品牌,数百个型号,令人目不暇接。手机正改变着当今人们的生活。经过我的启发,学生们纷纷观察父母手机外形、了解其构造、功能,翻看说明书,查找与之有关的最新资料,一番指导之后学生们以说明文+记叙的写作方法写成了一篇篇有关手记的作文。在学写手机的过程中,也是学生一个学习、了解手机的过程。一些关于手机专业名词,也频频出现在学生作文的字里行间。如从网络上的GSM CDMA 2G3G,从外形中的双屏,彩屏,到翻盖,折叠。从功能上的录音,消息到摄像,广播等。个性化的语言不禁流露笔端:手机是现今最为方便的通讯工具,现在几乎人人都有手机,我的妈妈也有一台手机。这台长方形的红色手机,看上去小巧玲珑。手机的型号是三星A400。它穿着一件红色的新衣服,衣服上还有一朵可爱的金黄色的玫瑰,好像在对我说:快翻开盖子,里面更漂亮。至此,学生对“日新月异”的理解达到了巅峰,学生的思维就这样一步一步地获得立向发展,学生感到这样的学习其乐无穷。

可见,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策略的优劣,而教学策略的优劣往往体现在其包含的教学目的多与寡。实际上每一步教学策略不可能只有一个单一的、孤立的目标,在一个显性目标的背后暗藏着许多的隐性目标。如果我们在研究教学策略的时候,能够尽最大可能把许多的显性目标融合在一个教学策略的隐性目标之中,我们的教学就会取得立体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