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首页 > 学科教研 > 语文教研组

 

说课资料
2005-12-22  作者(来源): [暂无]

关于教材与教法的关系

教材是编者从许多篇佳作中筛选出来后,按一定的重点训练内容安排组成的,有其科学性,我们应该在认真分析教材的基础上再根据学生实际选取适当的教法,这才是正确的方法。

,学生的情况千差万别,我们不能用同一双鞋去套每个学生的脚,强迫他们都去削足适履。

关于常规媒体与现代媒体的关系

现代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加快了,现代媒体占据教室这块领地是不可抗拒的潮流。作为教师应主动地积极地去适应它、掌握它和运用它,发挥其优势为教学服务。可是现在有的老师由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认为现代媒体采用的形式越多越好,时间越长越好,不加选择不加思索地滥用一气,结果适得其反。这些形、色、光、音很美的东西有很大的欺骗性,由于它在转瞬间一闪而过,因而语言文字训练的落实就会落空,会读不会写,会识字不会用的学生就会越来越多,这岂不是误人子弟吗?教师要本着适时、适量、适度的原则来运用现代媒体,同时给常规媒体以一席之地。教师要实事求是,从教材实际出发,该用什么媒体就用什么媒体,不要勉强,不要干那种画蛇添足,劳而无功的傻事。

关于故事情节与教学目标的关系

文章中的故事情节是故事的发生、发展和结局的全过程,并不等同于文章的教学目标。但是现在不少人把一篇文章中的故事情节一讲完就误认为教学目的达到了。其实作为语文教师应反过来问一问:同学们,这么有趣的故事情节,作者是怎样通过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这才问到点子上,牵住了牛鼻子,抓到了关键处,这样有分量有价值的诱导才能使学生回到书中去钻研、理解、分析语言文字,才能学有所获,学有所得。教学目的就是指围绕课文进行传道授业解惑,让学生理解了文中的故事情节,这还不够,后面还有许多知识点要落实,要巩固,要迁移,不要误认为故事情节讲完了,就是船到码头车到站了。我们劝老师讲完故事情节后,不妨回过头来让学生咀嚼优美词句,仿写精彩片断,练读、练写、练硬功,把教学目标落到实处。

关于阅读与写作的关系

阅读与写作是为了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而开设的,可是现在阅读与写作成了两张皮。有的老师开口闭口埋怨学生不会写,请问你又给他们多少写的时间呢?两星期才一篇作文,平时课堂里又剥夺了他们写的权利,他们怎么会写呢?我们认为应坚定不移地树立阅读为写服务的思想,在课堂教学中把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预设与生成

预设”是教师围绕教学目标而设计的教案环节和程序,“生成”则是在程序实施过程中引发出来的有关问题,预设的任务要完成,生成的问题要解决,因此形成了“预设”与“生成”的矛盾。新课改要求教师必须解决好“生成”的问题,并不失时机加以拓展,满足学生兴趣思维需要,并充分发挥教师的教学机智积极引导,教师既要学好控制论,又要随机应变展现出独特而丰富的教育智慧。如何解决“生成”问题,需要教师渊博的知识、睿智的思想、敏捷的思维、应变的技巧和多门课程的融合能力。正因为原来的教育忽视了生成,所以要强调生成重视生成实现生成;但强调生成,并不是不要预设,任何人做事都必须体现他的计划性,对于复杂的事情还要讨论多种预案,以体现人的可控制性。再进一步深入发展下去,预设要解决好预设中的生成和预设外的生成,对于预设外的生成有什么好办法,这就要借助思维的连接和投射,在备课时备学生之外还要备学情,上课时深入教材之外还要深入到学生的心灵世界和情感世界,在你的学生们疑惑的眼光中游刃有余,把生成的问题处理得“大雪无痕”。

培养自学的习惯

语文自学习惯是在实践中养成的。小学生要学好语文,必须勤于实践。而这里的“实践”,就是“自学”。也就是说,自学的习惯是在自学的实践中养成的。教师教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即要教给学生自学的本领。叶圣陶先生说得好,“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须教,教师所务惟在启发引导,使学生逐步增益其智能,展卷而自能通解,执笔而自然合度。”在语文教学中,为了使小学生获得正确的知识和熟练的技能,我注重以下六种自学习惯的培养。

1.预习的习惯。我从一年级新生开始,就着手进行预习习惯的培养——教给预习符号,提出预习要求,完成预习作业。每当预习一篇课文时,首先读通课文,并边读边画出生字和新词语,看看字形,想想意思,遇到不懂的在课文旁边打上问号。接着,汇报预习中学会的生字和内容,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培养乐学的习惯

首先,遵循小学生生理心理特点——既了解他们的共性,又了解其个性差异,从学生实际出发,挖掘其内在兴趣。在语文课上,我经常采用一些激励性语言,不断地刺激学生学习。如:“你想知道故事内容吗?”“你还有更好的说法吗?”“你想读一读吗?”“你觉得能比某某读得更好吗?”“哟,比老师想得还周到呢!谁还有高见?”等等,使学生产生主动学习、不断学习的乐趣,慢慢形成习惯。

其次,培养兴趣。有了兴趣,才能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才能在学习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即主动进行学习。一句话,没有兴趣,学习习惯就无从谈起。在语文教学中,我常采用“揭示课题引趣法”“剖析课文引趣法”“结课引题法”“朗读课文引起法”等,培养学生对学习语文的兴趣。我还善于创设情境、创设机会,让儿童体验成功学习的甜头,像接受礼物那样接受新知识。

在质疑中培养创新意识

这种疑,不光是指提出惑而不解的问题还包括对书中的某些观点、结论提出怀疑。爱因斯坦说:"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生有了疑问,才会有所发现,有所创造。传统的"填鸭式""灌输式"教法学生少主动参与,多被动接受,创造个性受到压抑和扼制,因此必须改变教法,代之以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等教学方法,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要为他们提供探索环境,创设良好的课堂质疑情景,让他们在广阔无际的自由思维空间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勇敢的提出问题。给他们充分的时间去尽情地说、尽情的议、大胆地表达。这需要教师精心设计教法,合理安排课堂教学程序,寻找具有启发性的问题,交给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自读、自解、自悟、自说。还要给他们互相合作交流,互相探究议论的空间。这使我认识到在教学时要让课堂上不断生疑,不断发问,使学生由学会到会学逐步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

在想象中培养创新能力

想象特指在阅读某作品时,对作品没写到的内容作合理想象。从而培养创造新思维,即创新能力。

在阅读中培养创新能力我深深地觉得还需注意以下两点:一是对读物内容要透彻理解,因为创造性思维活动都是从读物本身的内容出发的,否则想象就失去了依据。二是要摆脱定势思维的束缚,对读物不迷信,不盲从。

指点学法,教会读书,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也就是说:帮他学,不如教他学。在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中教师不应只是"奉送真理",而主要是"教人发现真理。"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学习,学得有信心,学得有奔头,并掌握学习方法。这就要我们教师把学法教给学生,教导学生善于学习。就语文学科而言,不仅要教给学生一般的读书步骤及方法,还根据不同课文的特点教会学生掌握学习规律,灵活运用,举一反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