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上海市徐汇区康宁科技实验小学
无标题文档
首页 > 教育科研 > 科研工作

 

《特殊学生评价机制研究》结题报告
2005-12-26  作者(来源): [暂无]

一、《特殊学生评价机制研究》课题的提出及意义:

1、当前对特殊学生评价方面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中小学教育中,对特殊学生的评价还存在不少问题,归纳起来,大致有如下几方面:

    (一)评价目标单一。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对特殊学生的评价往往是知识、技能、能力特别是理解力、记忆力方面评价较多,对特殊学生的其它方面,如交际能力、创造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学生的兴趣等方面评价甚少。

    (二)评价方法单一。难于摆脱固有模式的束缚,还是习惯于先确立总目标,然后进行步步分解,因此分解次数越多,具体化的环节越多,评价指标越多,受到的干扰就可能越大,而且操作繁锁,不易被教育工作者采纳。

    (三)评价主体单一。对特殊学生的评价往往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评价,而且用主管教育部门或学校制订评价指标体系去衡量特殊学生,有时并不适用,因此,评价的导向、激励、调节、改进的功能很难得到发挥。

    (四)对特殊学生的评价,往往更多的是对特殊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对学习过程的评价甚少。

    由此可以看出,单一的评价目标、评价方法和评价主体,导致人的片面发展、被动地发展,这与素质教育所提倡的人的全、主动地发展是相背离的。为了实现素质教育的三个要义,必须改变我们的评价机制。

2、素质教育下的特殊学生评价观

评价的目标不仅要涉及到各科知识的掌握情况,而且更要突出人的多种能力、态度、兴趣等其它方面的发展。这既反映了社会发展的要求,同时对体现了人的身心发展的需求。社会对人的要求是全面的,因此对人的发展的评价目标也应是全面的。

从人身心发展方面看,人的素质水平一种综合效应,是人的各方面素质的综合表现。只强调单一目标的评价,既违背了社会发展的规律,同时也违背人的身心发展规律。

人的发展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可能体现在知识、技能、兴趣等多方面。现代教育特别强调学生的自信心的树立,因为自信心是一个人成长的根基。

 

3、课题负责人和参加人员情况

我校《特殊学生评价机制研究》课题,在校长的领导下,还专门成立了以校长担任组长的课题研究小组,组员有德育教导、教科研组长、班主任老师等。每位研究人员都有明确的分工:校长担任总体策划工作;德育教导和班主任负责具体实施及研究资料的收集与提供,并定期跟踪了解研究情况.

4、学校课题管理岗位责任制

校 长:进行总体策划,将特殊教育与学校教育教学特色、科研工作进行整合。

德育教导 :课题落实到教研组、教师个人,在特殊学生评价机制中进行研究。

班主任老师: 进行课题实践研究活动。

二、课题研究目的

    为了在教育教学中贯彻素质教育的三个要义,即: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促进学生主动、活泼地发展。树立全面发展的人才观,摒弃“高分数是人才,上大学是人才”的片面人才观,在教育评价,特别是对特殊学生的评价方面,把这些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发展作为评价的目标,注重反映个性差异,注重发挥评价的激励、调节、改进的功能,从目前对特殊学生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出发,进而提出新的特殊学生评价观。

三、研究的过程

1、预定目标:实施(2004年9月~2005年4月)

    1、根据计划,对试验对象进行跟踪。

    2、编制《语文、数学能力测试量表》,并进行试验。

    3、反思试验结果,及时修正试验计划,继续试验。

    4、运用《量表》进行测试,修正其中不合理的部分。

    5、试验过程中注重资料的收集。

2、研究方法

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进行研究,并辅以相应的文献研究法和经验总结法。

课题的研究过程共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准备(2004年3月~6月)

    1、制订试验方案

    2、选定试验年级

    3、召开语文、数学教师会议,布置试验任务

    4、语文、数学教师制订分学科方案,确定试验对象

    5、修正试验方案

(二)实施(2004年9月~2005年4月)

    1、根据计划,对试验对象进行跟踪。

    2、编制《语文、数学能力测试量表》,并进行试验。

    3、反思试验结果,及时修正试验计划,继续试验。

    4、运用《量表》进行测试,修正其中不合理的部分。

    5、试验过程中注重资料的收集。

(三)总结(2005年4月~2005年9月)

    1、资料整理。

2、撰写试验报告。

四、研究结果

1、设计语文、数学能力测试量表

 

学科

听讲

态度

参与活动

发言

作业

伙伴学习

动手能力

学生评价

 

教师评价

 

综合

评价

2004-09

 

 

 

 

 

 

 

 

 

 

 

~

 

 

 

 

 

 

 

 

 

 

 

 

 

 

 

 

 

 

 

 

 

 

 

 

 

 

 

 

 

 

 

 

 

 

 

 

 

 

 

 

 

 

 

 

 

 

 

 

 

 

 

 

 

 

 

 

 

 

 

 

 

 

 

 

 

 

 

 

 

 

 

 

 

 

 

 

 

 

 

 

 

 

 

 

 

 

 

 

 

 

 

 

 

 

 

 

 

 

 

 

 

 

 

 

 

 

 

 

 

 

 

 

 

 

 

 

 

 

 

 

 

 

 

 

 

 

 

 

 

 

 

 

2、随班就读生关键在于“随”字。随就不是齐步走,不一刀切。要让其按着自然规律,按自己的特点去发展,要让其能“随”进班集体,随上班集体,最终使其能在自己的水平基础上与同学同学习共活动同步发展。

(一)因材施教,培养学习兴趣。

首先在教学中要经常进行直观教学。特殊学生思维缺乏概括性,主要依赖事物的形象和表象思考问题,所以必须加强直观教学。比如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讲解词意、句意;利用幻灯片,边讲解边演示;对于一些动作词,用手势来演示理解;利用角色表演来加深、巩固理解课文的内涵。

其次要降低要求,小步子进行。接受能力差,迁移弱,只能降低要求,小步子进行。有利于形成学习自信心。最后要创造机会,让其施展才能。课上,让他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及时表扬,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在各种活动中,让他们表现自己,提高与人交往和动手能力。

(二)让他们握住了一把“金钥匙”——少儿科学院的活动

少儿科学院的活动就像一把金钥匙,引领特殊学生走进了科技的殿堂。那么,每周三晨会课开展的研究性课程就像是为他们开启了一扇知识的大门。

学会用搜索网站搜索有关资料,然后,仔细阅读,还真学到了不少知识呢!

例如:引导他们通过观察、对比、实验来开展科技研究。把水仙花球放在水中种植,埋在土里种植,哪种方法种植的水仙花开得更好?通过亲自尝试带来的体验与收获远远超出书本上的那个结论,带来的快乐也是无与伦比的。通过活动对学生也进行实事求是的评价有利于可持续发展。

 

五、结论与反思

我校《特殊学生评价机制研究》课题的实施,体现了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全纳性教育促进学生的发展。在教育评价,特别是对特殊学生的评价方面,把这些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发展作为评价的目标,引导这些特殊学生参加各项活动,容入集体注重反映个性差异,发挥评价的激励、调节、改进的功能,从目前对特殊学生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出发,进而提出新的特殊学生评价观。

通过课题研究实施,把冯晨辰、杨依儿等同学在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发展作为评价的目标,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改变了只是以分数作为唯一评价学生的标准。这样有利于形成激励机制,形成了新的特殊学生评价观。全纳性教育对学生的切合实际的评价也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