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区居民心中,已故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徐建新,就是一个能掏心窝子的家人。 ———“老人们都叫他‘儿子’”;“我们当他自家兄弟”;“孩子们叫他舅舅、叔叔”…… 居民反复念叨的,是他捡垃圾、修马桶、通阴沟等点滴小事;居民牢记心头的,是他勤勤恳恳却不善言辞,当众发言时口吃脸红,讲稿还抖得。 如今,家人病逝,怎不心痛;家人远去,怎不悲泣。难忘!这个口拙的家人说过最似豪言壮语就是:“为居民服务是我们的宗旨。” 一 第一次采访,刚坐下,一居民开口说今天恰是徐书记的四七日,哗地眼泪就下来了。 说的人泪水汪汪,记的人埋头疾写,不敢抬头、不忍看。“我的腿动不了,当初开店,工商税务都得妻子背我一家家跑,每次进货,十几箱也得妻子一箱箱扛。”残疾人张海良永远忘不了,是徐建新来了以后,第一次碰见进货就捋起袖子帮着搬,一搬就是四五年。“男儿有泪不轻弹,以前说起妻子我才会哭,可年初听说小徐走了,眼泪马上掉下来。” 一条汉子泣不成声。前天小区追思会上,张海良坐着轮椅缓缓上前,对着遗像大声喊:“小徐,我来看你了。” 曾在徐家楼下苦等 2小时的居民纪清桂姐妹,姐姐 67岁,妹妹 63岁。“说真的,只恨自己拄拐杖不方便,没法三天两头去看他……”因为,拿他当家里小弟;因为,大小事都麻烦他。家里老母亲休克了,醒后吐得全身一塌糊涂,赶来的徐建新稳稳背起老人送医院;家里煤气管坏了,徐建新放下碗筷, 5分钟就到,忙活近 1小时;家里电视机插头松了,姐妹人矮看不到,误以为坏了,徐建新又急忙扔下烧菜大勺跑来。 纪清桂哽咽:“他生病还瞒我们,直到不好了我们才听说,赶紧去看他。瘦得只见耳朵了,他还笑着安慰,说休息好了就来看我们。” 白发人送黑发人。 84岁孤老赵不燎说起徐建新帮他清洗沾粪的钞票,摇着头,喃喃只一句:“小徐的好,十年如一日,十年如一日。”每周一次骑车穿越大半个城市、到虹口替老人交会费的,是徐建新;一通电话随传随到、耐心推轮椅陪老人逛街的,是徐建新;四年前老伴不行了,急救担架进门就被臭气熏得转身,这时站出来送院的,还是徐建新。 如今,代管收支的“小徐”不在了,留下厚厚一本账,明细款项、单证票据、老人亲戚的见证签名,一页一页,密密麻麻,直至 2004年 10月“小徐”患癌…… 二 都记得,都记得,去年春节,病重的徐建新打来温暖的拜年电话。值班的居委干部听到了———“新年好,你们辛苦了”;一户户小区居民听到了———“新年好,新年好!” 业主委员王鸿兴铭记,陪同市里验收文明小区那天,徐建新一路强忍胃疼,可脸上始终笑眯眯;居民周女士动情,去年 9月她丈夫住院开刀,竟意外收到垂危的徐建新托人捎来的慰问品;居民钱先生难忘,徐建新家远,大冬天就在办公室吃冷午饭,从不愿麻烦居民用微波炉热热,就连弥留时也坚持一生都不麻烦他人,死后无偿捐献遗体。 还有,平时哪位居民晨练没露面,徐建新必联络问候。一次国庆长假后,居民金阿姨两天不见人影,旁人都以为她旅游未归,徐建新却很紧张,打电话到金家,知她遭遇车祸后,唉声叹气直怨自己提醒不够,“没保护好小区每个人”。 还有, 77岁“空巢老人”张阿姨聊天时无心一句:某某牌面包好吃但可惜路远,“儿子”也会借午休时间不声不响骑半小时车替她买回。 还有,现在的居民活动室是原先的居委办公室,因为朝南、阳光满满,徐建新病前建议让出,居委搬到朝北的空房,可他却再也没法来了…… 桩桩件件,都是琐碎小事,都似鸡毛蒜皮。然而,只要是居民的,就是徐建新的心头大事。 做官不像官,做人要像人。居民们众口一词:他确确实实是一个“人”! 三 “菩萨一样”的徐建新,也发过一回脾气。———“钱一定要退掉,否则你是让我做小人!” 那是2004年10月,徐建新查出患有胃癌,化疗如用进口药需5万多元。两居民闻讯,急匆匆撕了张挂历纸,在反面疾写募捐告示:“伸出援手,拉他一把,救救我们的好兄弟!”仅20分钟,经过的20多位居民无不当场签名捐款。有捐100元、200元的,有捐10元、20元的,还有一低保户捐了2元钱。第一天,就募得2000多元。 可第二天,告示竟然被撕!居民冲到居委会正要投诉,现任居委会主任洪凤英含泪站出,正是她撕的。原来,徐建新不知从哪听说了,连夜打电话给洪凤英,语气急切,吩咐撕去告示并一定退还捐款。 不死心,居民将捐款零钱换整、装入信封,直接送去徐建新家,结果进屋尚未开口,徐建新劈头一句:“钱一定要退掉,否则你是让我做小人!” 都是心意,都是自愿,为何要退?徐建新“逼”不得已,特地写了份书面说明,严表决心。 无奈,整钱又换零。60多户人家,一家家紧抓要退钱的手,推过来又推过去,推得两边泪水涟涟。 ———“这个钱不好回的,我们是心心愿愿要他好,我们还要等他回来呀。” ———“但徐书记怎么也不肯要,说心意领了,钱一定要退,如果退不掉,他就自己一家家上门来还。” 终于,捐款一一退毕。徐建新特意要求验了签退名单,看到名单中有几位曾与自己起过争执的人,他连连感叹:“想不到,长兴坊居民对我这么好!” 四 对他好的,何止长兴坊居民。 7年前,东樱花园居民自发为即将调离的徐建新开欢送会。人太多,活动室太小,门口也巴巴站着不少。40多位居民,有抢着发言感谢的,要他当心身体;有泪流满面向在场其他干部求情的,恳请留下徐建新,甚至有位楼组长以自己的辞职相“威胁”。什么话都说不出了,徐建新深深鞠躬,再鞠躬,深深作揖,再作揖。 ———因为他真心付出,所以居民回报以爱;因为他挚诚感召,所以居民反哺以情。 老人们很委屈,只好天天去居委会盼:徐建新好了没有,徐建新回来了没有。“好久没看到他,心里觉得冷清啊。” 禁不住软磨硬泡,去年4月一孤老召来远房亲戚叫了车,洪凤英只得带他去了徐家。老人还硬是作了回东,“小徐是让人扶着来的,看上去精神很好,可我心里明白啊。” 五 谁以服务人民为荣,人民就以谁为荣! 街道沪剧队自编自演的《群众贴心人》中,徐建新为不慎摔伤的孤老熬药烧饭、打扫房间,为小区清楼道、拆违章、通下水道……短短12分钟演出,一幕幕熟悉亲切,台上热泪盈眶,台下泪眼婆娑。 真有这么好的人?沪剧队唯一的长兴坊居民周玉英大声回应:真的,真的!就算演一个小时,也远远说不尽、道不完! 止不住的泪水,滚滚而下———多希望,多希望,徐建新能亲眼看到,这场因他而有的沪剧。 可病情越来越重的徐建新,从得知沪剧开排到它参赛全区夺冠,都只觉惶惶不已:“我真的没做什么。” 今年1月,沪剧队专程将《群众贴心人》刻碟送至徐家,不知何故播不出;2月再刻一次,却只能含泪送到徐建新的家人手中…… 太多遗憾,太多感慨———年老糊涂了的85岁老太周瑞清,一会儿抹泪道“孩子走了太可怜”,一会儿认真说“孩子好多了,什么时候回来,我想他了。”心与心相通,那么近,那么亲。心与心相连,这样灵魂激荡,这样荣辱与共。一位优秀基层干部的真心,换来了一方社区的和谐,一方百姓的民心。 满屋的采访对象,红了眼圈,酸了鼻子,一个个别过脸去,静默、抽泣。 老徐,我们看到了…… |